中国宪法明确保护公民言论,赋予公民监督和批评公权力的权利。因言获罪,是20世纪以前各国“旧制度”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和民商法的发展,刑事诽谤也逐渐为民事性的名誉侵权所取代。但近年来,这种良好的趋势似有受阻倾向。这与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不符,须借由参考国际惯例、通过司法和立法改革,分阶段解决。
限制公民言论需遵守四项原则
言论表达具有完善自我、发现真理,促进科技、文化进步,以及促进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价值。在成熟的法治社会,对言论的限制需掌握如下原则:(1)公共利益原则。言论表达损害公共利益时,应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法制建设虽然一波三折,但是在“文革”的废墟上重新起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201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就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对此,法学家江平曾不止一次评价,中国的法律体系再加上一部《新闻法》,那才真正算是形成体系。
作为法学泰斗,江平先生早年原来准备学习新闻学,后因故转学法律。他从一位不大主张为新闻立法的法律人,转而明确支持制订《新闻法》,对势单力孤......
几年前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对《新闻联播》的看法,后来被媒体整理成“段子”。其中有一句有所冒犯的话是:“《新闻联播》挺好的,就是我不看。”在我看来,中国媒体已经呈现多样化,但《新闻联播》似乎不会改变,或者说是中国媒体中最后一个改变的。
可是《新闻联播》这个在新闻和宣传并存的时代承载着官方最重大宣传任务的节目,已经得到指令要改革了。这多少令我有点意外和得意,莫非大家的批评得到了积极回应,莫非我的“段子”起了点作用?
谁也不愿被谣言伤害令誉,对那些针对个人或法人刻意散布谣言的行为,现代社会除了进行道德谴责,更以法律来约束和惩罚。它维护的是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和法人的名誉权。
可能像一些国人一样,不久之前我还认为环境保护问题虽然要紧,但是还没有到迫在眉睫的程度。但是进入2013年,我作为北京的2200万常住人口之一,已经在一月份的31天中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正像网民所调侃的:雾霾中的“北京精神”变成了“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笔者晚间在电脑上收看凤凰卫视新闻,演播室的背景是维多利亚湾,主播身后波光粼粼,能见度高。其实......
1895年,拉塞尔被封为骑士。12年以后,他作为“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军事记者”,逝世后被葬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1850年代以前,欧洲报纸是依靠军人来报道战况的。其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因为军人无法鸟瞰战争的全景,难以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局;另一方面,军人没有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再者,军队严格的保密制度也极大地限制了战争新闻的采写和发表。 英国《泰晤士报》一位黑头发的爱尔兰籍记者,改变了这一切,成为世界上第一名职......
此刻的北京天空,星星依稀可见。经过昨日的风吹,前几天的雾霾散去,再次印证了一名环保官员的名言:空气基本靠风,水质转好靠冲,垃圾处理靠坑……
日前,眼看雾霾不散,我也加入了空气净化器购买者的行列,准备在家中安放一台。钟南山院士说了,北方的雾霾,比十年前的北京“萨斯”危害还要严重。总不能在多种致癌物面前坐以待毙吧?
然而,笼罩在中国新闻界头上的阴霾,却在11月8日第十个记者节来临时特别浓密。这与上个月发生的《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抓和此前的事件直接相关。
(一)
陈永洲被抓事件本身一波三折......
【自注:本文为我和乔振祺合写,收入法律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的《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一书。文章仍有现实意义,发在博客上,供各位参鉴和指正。】
改革“因言获罪”法的四步走路线图
Four-step Roadmap to Reform Laws of “Speech Crimes”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摘要:近几年,中国发生了多起公民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新媒体揭露和批评官员导致因言获罪的案件。侦查、检控和司法机关侦办此类案件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四十二条。本文在分析宪法精神及这两部法律制定和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
中国人对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Zakaria)的名字并不完全陌生。他作为C N N主持人曾经两次采访过温家宝总理。这位出生于印度的新闻界神童双栖于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是当代美国新闻界最为人熟悉的面孔之一。他作为专栏作家和外交事务专家也是蜚声世界,有“小李普曼”之称。今年8月11日,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在新浪微博发帖称:“【剽窃和新闻专业】知名《时代》周刊专栏作家、C N N时事节目主持FareedZakaria被揭发剽窃《纽约客》一段有关枪械管制的文字,公开道歉。《时代》和CN N马上宣布将其停职;《时代》停职一个月,C N N停职时限未知。”引发微博上众多国内新闻工作者的关注、转发和......
2012年10月18日,已有近9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最后一天出版最后一期纸版刊物后,改为全数码型制,并将未来的网络版更名为《新闻周刊国际》。此消息一出,已进入寒冬的美国纸媒更添寒意,全球媒体也是纷纷关注纸媒的命运。
这让笔者想起几个月前的另一件媒体动态:股神巴菲特出资购买了一批家乡报纸。有国内媒体采访我时问,这是否意味着纸媒生命力犹在,抑或将重焕青春?我的看法是否定的。记者当然会问,巴菲特那么精明的投资家难道是倒行逆施必定投资失败?我的答案是,本人并不知悉详情,但估计此举是巴菲特他老人家的慈善行为,而非投资行为。
“20世纪是美国世纪,”此语出自在中国......
亲爱的朋友:
欢迎您在新浪博客安家,您的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896697435
您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和展示最真实的自我,与网友交流,与线上好友聊天,还能通过手机发表博文和上传图片,随时随地记录心情和身边趣闻。
我们为您提供了丰富的炫酷模板来装点您在网上的家园,强大的音乐播放功能更能陪伴您的网络生活。准备好了吗?现在就开始精彩的博客之旅!
温馨提示:
只需一步您就可以......